涂料檢測_成分分析-第三方檢測
時間:2023-05-23 13:47:37 點擊次數(shù):0次
涂料原漆性能檢測
原漆性能檢測是指涂料包裝后,經(jīng)運輸、儲存、直到使用時的質量狀況。主要性能如下
容器中狀態(tài):
通過目測觀察涂料有無分層、發(fā)渾、變稠、膠化、結皮、沉淀等現(xiàn)象。
①分層、沉淀:涂料經(jīng)存放可能出現(xiàn)分層現(xiàn)象,一般可用刮刀檢查,若沉降層較軟,用刮刀容易插入,沉淀層容易被攪起重新分散,涂料可繼續(xù)使用。
?、诮Y皮:醇酸、酚醛、天然油脂等涂料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結皮,結皮層無法使用,將其除去后下層可繼續(xù)使用,使用時應攪拌均勻。
③變稠、膠化:可攪拌或加適量稀釋劑攪勻使用;若不能攪拌分散成正常狀態(tài),則涂料不能用。
密度:
在規(guī)定的溫度下,物體單位體積的重量。其測定按GB/T 6750—1986進行
細度:
即涂料固體物質的細小程度。細度對成膜質量、漆膜光澤、耐久性、涂料的存儲穩(wěn)定性均有很大的影響。但也不是越細越好,過分細小會影響漆膜的附著力。按GB/T 1724—1979(89)測定。
黏度:
表示流體在外力作用下流動和變形特性的一個項目,是對流體具有的抗拒流動的內部阻力的量度,也稱內摩擦系數(shù)。檢測方法有:
?、倭鞒龇ǎ哼m用于透明清漆和低黏度漆的檢測。即通過在一定容積的容器內流出的時間來表示此涂料的黏度。
?、诼淝蚍ǎ豪霉腆w物質在液體中流動速度來測定液體的黏度。
?、蹥馀莘ǎ豪每諝庠谝后w中的流動速度來測定涂料的黏度,只適用于透明清漆。
不揮發(fā)分含量:
不揮發(fā)含量也稱為固含量,是涂料組分中經(jīng)過施工后留下來成為干涂膜的部分,它的含量高低對成膜質量和涂料的使用價值有很大關系。為了減少有機揮發(fā)物對環(huán)境的污染,生產(chǎn)高固體分涂料是涂料生產(chǎn)廠商努力的方向之一。測定的常用方法是:將涂料在一定溫度下加熱烘烤,干燥后剩余物質與試樣質量比較,以百分數(shù)表示。其標準是GB/T 9272—1988。
凍融穩(wěn)定性:
主要用于以合成樹脂乳液為基料的水性漆。若在經(jīng)受冷凍、融化若干次后,仍能保持原有性能,則具有凍融穩(wěn)定性??砂碐B/T 9268—1988測定。
涂料施工性能檢測
涂料只有通過施工才能發(fā)揮作用。涂料的施工性能,包括將涂料涂布在底材上開始至形成漆膜為止,主要性能如下:
施工性:
根據(jù)施工方法不同,施工性分為刷涂性、噴涂性、刮涂性,即涂料在用刷、噴、刮方法施工時,既容易施工,又能得到涂膜很快流平,沒有流掛、起皺、縮邊、滲色咬底或翻黃等現(xiàn)象。測定方法按GB/T 6753.6—1986標準。
干燥時間:
涂料的干燥過程根據(jù)涂膜物理性狀〔主要是黏度〕的變化過程分為不同階段。習慣上分為表面干燥、實際干燥和完全干燥三個階段。
?、俦砀蓵r間:乳膠漆在25℃度的常溫下,表干時間為2小時,常用GB/T 1728—1979(89)中的吹棉球法、指觸法等檢測。
②實際干燥時間:乳膠漆在25℃的常溫下,實際(完全)干燥時間為7天,常用GB/T 1728—1979(89)中的壓濾紙法、壓棉球法、刀片法和厚層干燥法等檢測。
涂布率:
涂布率是指單位質量〔或體積〕的涂料在正常施工情況下達到規(guī)定涂膜厚度或耐擦洗次數(shù)時的單位涂布面積。單位是㎡/㎏或㎡/L。
流平性:
指涂料在施工后,涂膜流展成平坦而光滑表面的能力。涂膜的流平是重力、表面張力和剪切力的綜合效果。用GB/T 1750—1979(89)測定。
流掛性:
液體涂料涂布在垂直的物體表面上,受重力的影響,部分濕膜的表面容易有向下流墜,形成上部變薄,下部變厚或嚴重的形成半球形〔淚滴狀〕、波紋狀的現(xiàn)象。造成這樣的原因主要是涂料的流動特性不適宜、濕膜過厚等。采用GB/T 9264—1988中流掛儀進行測定。
涂膜厚度:
涂膜厚度分濕膜厚度和干膜厚度,濕膜厚度用GB/T 1345.2—1992輪規(guī)和梳規(guī)測定;干膜厚度采用磁性法和機械法進行,涂膜的厚度通常采用mm為單位計核乳膠漆的厚度。
遮蓋力:
色漆均勻地涂刷在物體表面,通過涂膜對光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使底材顏色不再呈現(xiàn)出來的能力稱為遮蓋力。GB/T 1726—1979(89)和GB/T 9270—1988標準均可測定。即用遮蓋單位面積所需的最小涂料使用量(g/㎡)表示遮蓋力。
可使用時間:
主要針對雙組分或多組分涂料的施工可使用時間(即各組分在容器中混合后放置規(guī)定的時間后仍能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