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葉參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四葉參 siyeshen
【別名】山海螺、羊乳、土黨參、羊乳參、通乳草。
【英文名】Radix Codonopsis Lanceolatae、Lance Asiabell Root、Root of Lance Asiabell
【來(lái)源】桔梗科植物羊乳Codonopsis lanceolata (Sieb.et Zmcc.) Trautv.的根。
【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質(zhì)或基部稍木質(zhì)的纏繞藤本,全株無(wú)毛或莖葉偶被疏柔毛,有白色乳汁,根肥大,紡錘狀,灰黃色,散布橫生皮孔。單葉,生于莖上的小,互生;生于小枝上的常3或4片簇生枝頂,具短柄,葉片柔軟,菱狀卵形、狹卵形或橢圓形,長(zhǎng)3~10厘米,寬1.5~4厘米?;ㄏ募鹃_(kāi)放,黃綠色或白色,有紫斑,1或2朵生于枝頂,花梗常很長(zhǎng),約1~9厘米,萼筒部半球狀,檐部5裂,裂片卵狀三角形,長(zhǎng)1.3~3厘米;花冠闊鐘狀,長(zhǎng)2~4厘米,徑2~3.5厘米,檐部5淺裂,裂片三角形,反卷;雄蕊具鉆狀花絲。蒴果下半部半球狀,頂部有喙;種子小,有翅。
【產(chǎn)地分布】生于山野溝溪邊或林下,喜稍陰濕的環(huán)境,分布于我國(guó)東部,中南部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挖取根,除去須根及殘莖,曬干或曬至半干時(shí),每天搓揉1次,直到全干,或趁鮮切片,曬干。
【藥材性狀】呈紡錘形,倒卵狀紡錘形或近圓柱形,不分枝或稍有分枝,長(zhǎng)6~15厘米,直徑2~6厘米,灰棕色或灰黃色,有深的皺縮縱紋和許多芽眼,頂端具莖的殘跡.其下有密集而明顯的環(huán)紋,向下環(huán)紋漸稀疏。質(zhì)稍松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多孔狀裂隙,切片大小不一,切開(kāi)面灰黃色或淺棕色,皮部與木部無(wú)明顯區(qū)分。氣微,味甜、微苦。
【性味歸經(jīng)】性溫,味甘。歸脾經(jīng)、肺經(jīng)。
【功效與作用】補(bǔ)血通乳、清熱解毒、消腫排膿。屬清熱藥分類(lèi)下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yīng)用】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煎水洗。用治病后體虛、乳汁不足、癰腫瘡毒、乳腺炎等。
【藥理研究】鎮(zhèn)靜、抗驚厥、鎮(zhèn)痛;改善藥物所造成的記憶獲得、記憶再現(xiàn)和記憶鞏固的障礙;抗疲勞,可使血壓下降、興奮呼吸;抗腫瘤、抗氧化、抗菌、止咳、增強(qiáng)肌體免疫力等。
【化學(xué)成分】本品主要含三萜皂苷、羊乳皂苷A、羊乳皂苷B、羊乳皂苷C、生物堿、揮發(fā)油、多糖類(lèi)等成分。
【使用禁忌】外感初起,無(wú)汗者慎用。脾胃虛寒,泄瀉少食者慎用。
【配伍藥方】①治身體虛弱,頭暈頭痛:四葉參60克。水煎取汁,用汁煮雞蛋2個(gè),食蛋服湯。(《湖北中草藥志》)
②治病后氣血虛弱:四葉參、熟地黃各15克。煎服。(《安徽中草藥》)
③治咳嗽吐痰:四葉參60克,桔梗、木賊草各9克。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苤畏伟b(肺膿瘍):四葉參90克,冬瓜子90克,薏苡仁30克,蘆根60克,桔梗6克。水煎,日服3次:(《吉林中草藥》)
⑤治乳蛾,腸癰,肺癰:四葉參、蒲公英各15克。煎服。(《浙江民間草藥》)
?、拗胃鞣N癰疽腫毒及乳癰、瘰疬:四葉參鮮根120克。水煎服,連服3~7天。(《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咄ㄈ椋核娜~參60克,通草、木通各9克。煮肉食。(《湖南藥物志》)⑧治陰虛頭痛,婦人白帶:四葉參45克,用豬瘦肉120克。燉湯,以湯煎藥服。(《江西民間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