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子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青葙子 qingxiangzi
【別名】草決明、牛尾花子、狗尾巴子、野雞冠花子。
【英文名】Celosiae Semen
【來(lái)源】莧科植物青葙Celosia argenteaL.的成熟種子。
【植物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全體無(wú)毛。莖直立,綠色或紅紫色,通常分枝。葉互生,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下延成葉柄,全緣。穗狀花序單生于莖頂或分枝末端,圓柱狀或圓錐狀,花著生甚密,初為淡紅色,后變?yōu)殂y白色,每花具干膜質(zhì)苞片3,花被5,干膜質(zhì),長(zhǎng)圓狀披針形,雄蕊5枚,子房長(zhǎng)圓形,花柱線形。胞果球形蓋裂,種子數(shù)粒,扁圓形,質(zhì)堅(jiān)硬,黑色有光澤?;ㄆ?~7月,果期7~9月。
【產(chǎn)地分布】生于荒野路旁、山溝、河灘、沙丘等疏松土壤上,也有栽培。我國(guó)大部分地區(qū)有野生或栽培。
【采收加工】8~10月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或花穗,曬干,搓出種子,除去雜質(zhì),曬干。
【藥材性狀】呈扁圓形,少數(shù)呈圓腎形,中心較邊緣稍厚,直徑1~1.5毫米,厚約0.5毫米。表面平滑,黑色或紅黑色,光亮,中間微隆起,側(cè)邊微凹處有種臍。種皮薄而脆,易破碎,內(nèi)面白色。無(wú)臭,無(wú)味。
【性味歸經(jīng)】性微寒,味苦。歸肝經(jīng)
【功效與作用】清肝、明日、退翳。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瀉火藥。
【臨床應(yīng)用】用量9~15克,內(nèi)服煎湯,治療肝熱目赤、眼生翳膜、視物昏花、肝炎眩暈。
【藥理研究】降眼壓;降血壓;抑菌;縮短家兔血漿再鈣化時(shí)間。青果水提液具抗乙肝表面抗原(HBsAg)作用;青果能興奮唾液腺、增加唾液分泌從而起助消化作用。
【化學(xué)成分】含青葙子油脂、脂肪油和豐富的硝酸鉀、煙酸。
【使用禁忌】肝虛目疾不宜單用,瞳孔散大、青光眼患者禁服。
【相關(guān)藥方】①治頭昏痛伴有眼噱、眉棱骨痛:青葙子9克,平頂蓮蓬5個(gè)。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cè)》)
?、谥胃侮?yáng)亢盛型高血壓:青葙子、草決明、野菊花各10克,夏枯草、大薊各15克。水煎服。(《四川中藥志》 1979年)
③治視物不清:青葙子6克,夜明砂60克。蒸雞肝或豬肝服。(《四川中藥志》1960年)
?、苤伪┌l(fā)火眼,目赤澀痛:青葙子、黃芩、龍膽草各9克,菊花12克,生地黃15克。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cè)》)
?、葜伟讕В陆?jīng)過(guò)多:青葙子18克,響鈴草15克。配豬瘦肉燉服。(《西昌中草藥》)
?、拗物L(fēng)熱淚眼:青葙子15克,雞肝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