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乳石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鐘乳石 zhongrushi
【別名】石鐘乳、滴乳石。
【英文名】Stalactitum
【來源】碳酸鹽類礦物方解石族方解石Stalactitum的礦石。
【分布】分布于廣東、廣西、湖北、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山西等地。常生于山巖洞穴中。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從巖洞中將其敲下,除去雜石,洗凈,曬干。
【藥材性狀】石鐘乳狀集合體,略呈圓錐形或圓柱形。表面白色、灰白色或棕黃色,粗糙,凹凸不平,有瘤狀突起,土灰色、灰白色或棕黃色。體重,質(zhì)堅硬,易砸碎,斷面較平整,白色至淺灰白色,對光觀察具閃星狀的亮光,近中心常有一圓孔,圓孑L周圍具多數(shù)淺橙黃色同心環(huán)層。無臭,味微咸。
【性味歸經(jīng)】性溫,味甘。歸肺經(jīng)、腎經(jīng)、胃經(jīng)。
【功效與作用】溫肺、助陽、平喘、制酸、通乳。屬補(bǔ)虛藥下屬分類的補(bǔ)陽藥。
【臨床應(yīng)用】用量3~9克,煎服。用治寒痰咳喘、陽虛冷喘、腰酸冷痛、胃痛泛酸、產(chǎn)后乳汁不通。
【主要成分】主含碳酸鈣。尚含鐵、銅、鉀、鋅、錳等微量元素。鐘乳石在胃中能中和過多的胃酸,至腸道吸收后能增加血中的鈣離子,對交感神經(jīng)有興奮作用。
【使用禁忌】陰虛火旺肺熱咳嗽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