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窩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燕窩
【別名】燕窩菜、燕蔬菜、燕根。
【英文名】Nidus Collocaliae。
【來源】雨燕科動物金絲燕Collocalia esculentaL.及同屬多種燕類用唾液或唾液與絨羽等混合黏結(jié)所筑成的巢窩。
【動物形態(tài)】體長約9厘米。嘴暗褐色,形短,稍帶彎曲,基部寬闊。背褐黑色,略有光澤;腰部較淡;腹部灰白色或赤褐色。翅長而尖,合翅時,翼端遠超過尾端;尾短,尾羽略呈方形。腳*細弱,4趾均向前。
【產(chǎn)地分布】多見于熱帶沿海地區(qū),在島嶼險峻的巖洞深暗處筑巢聚居。分布于東南亞一帶及太平洋各島嶼上。
【采收加工】2月、4月、8月間采集。金絲燕在每年4月間產(chǎn)卵,產(chǎn)卵前必營筑新巢,此時其喉部黏液腺非常發(fā)達,所筑之巢,純?yōu)轲ひ耗潭?,色白潔凈,稱為“白燕”;這時如被采去,金絲燕立即第二次筑巢,往往帶有一些絨羽,顏色較暗,稱為”毛燕”;有時亦可見有血跡,稱為“血燕”。
【藥材性狀】完整者呈不整齊的半月形,長6.5~10厘米,寬3~5厘米,凹陷呈兜狀。附著于巖石的一面較平,外面微隆起,附著面黏液凝成層排列較整齊,較隆起而細致,呈波狀,窩的內(nèi)部粗糙,呈絲瓜絡(luò)樣。質(zhì)硬而脆,斷面微似角質(zhì)。散燕窩呈碎渣樣或散顆粒狀,類白色或黃白色。入水則柔軟而膨大。白燕色潔白,偶帶少數(shù)絨羽;毛燕灰色,內(nèi)有較多的灰黑色羽毛;血燕則含有赤褐色的血絲。氣微,味微咸。
【性味歸經(jīng)】性平,味甘。歸肺經(jīng)、胃經(jīng)、腎經(jīng)。
【功效與作用】養(yǎng)陰潤燥、益氣補中。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陰藥。
【臨床應(yīng)用】用量3~9克,絹包煎,或蒸服,或入膏劑。用治虛損、肺癆咳嗽、痰喘、咯血、吐血、久痢、久瘧、噎隔反胃。
【主要成分】含蛋白質(zhì)數(shù)種,其氮的分布為:酰胺含氮10.08%、腐黑物含氮6.68%、精氨酸含氮19.35%、胱氨酸含氮3.39%、組氨酸含氮6.220/0、賴氨酸含氮2.46%、單氨含氮50.19%、非氨含氮7.22%。另含氨基己糖及類似粘蛋白的物質(zhì)?;曳种幸遭}、磷、鉀、硫為多。實驗表明,燕窩提取物具有抗病毒、降壓和滋補強壯作用。但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燕窩蛋白有特殊營養(yǎng)價值。
【使用禁忌】尚不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