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劉寄奴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廣東劉寄奴 guangdongliujinu
【別名】鴨腳艾、四季菜、甜菜子。
【英文名】Herba Artemisiae Lactiflorae
【來源】菊科植物白花蒿Artemisia lactiflora Wall.ex DC.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全株無毛,莖直立,有分枝。葉互生,廣卵形,羽狀分裂,裂片邊緣有鋸齒,兩面無毛,上部葉較小,細裂或不裂,無柄,中部葉具短柄,基部葉具長柄。9月開花,頭狀花序卵狀球形,無總花梗,先集生成穗狀,再排成圓錐花序式;總苞片3~4層,披針形,邊緣膜質(zhì),向內(nèi)漸寬;小花全為管狀花,淺黃色,外層為雌花,結(jié)實,冠檐二唇形,內(nèi)二層為兩性花,亦結(jié)實,花冠上部擴大,裂齒圓。瘦果圓柱形。
【產(chǎn)地分布】生于曠野荒地、山坡、林緣、路旁。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以及我國華東、中南、西南至西部各地。
【采收加工】夏、秋季植株旺盛時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曬干。
【藥材性狀】全株長短不一。莖圓柱形或稍扁,有明顯的縱向棱線,深綠色至褐色,質(zhì)稍韌,不易脆斷,斷面略顯纖維性,中空而有較寬廣的髓。葉互生,多已皺縮或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羽狀分裂或深裂,似鴨掌狀,裂片卵形,近頂端一片較大,裂片邊緣有疏鋸齒,葉面深綠色至褐色,葉背色略淺,無毛,有較長的葉柄。偶見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白色、細小,集成圓錐狀花序。氣微,味淡。
【性味歸經(jīng)】性溫,味苦。歸心經(jīng)、肝經(jīng)、脾經(jīng)。
【功效與作用】破血通經(jīng)、止血止痛、消積除脹。屬活血化瘀藥下分類活血調(diào)經(jīng)藥。
【臨床應用】用量3~6克,煎服,或搗汁飲。外用:搗敷或搗汁涂。用治血瘀經(jīng)閉、胸腹脹痛、產(chǎn)后瘀阻腹痛;亦可用于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外用治折跌損傷、創(chuàng)傷出血。
【主要成分】主含黃酮苷、酚類、揮發(fā)油和氨基酸。
【使用禁忌】尚不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