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石脂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赤石脂 chishizhi
【別名】紅高嶺、赤石土、吃油脂。
【英文名】Halloysitum Rubrum。
【來源】硅酸鹽類礦物多水高嶺族多水高嶺石Halloysite的礦石。
【分布】主產(chǎn)于山西、陜西、山東、河南、江蘇、湖北、福建、廣東等地。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挖。挖出后選擇紅色滑膩如脂的塊狀體,除去雜石和泥土。
【藥材性狀】塊狀集合體,呈不規(guī)則塊狀,大小不一。粉紅色、紅色至紫紅色,或有紅白相間花紋。質軟,易碎,斷面有的具蠟樣光澤。吸水性強。具黏土氣,味淡,嚼之無沙粒感。
【性味歸經(jīng)】性溫,味甘、酸、澀。歸大腸經(jīng)、胃經(jīng)。
【功效與作用】澀腸、止血、生肌、斂瘡。屬收澀藥下屬分類的斂肺澀腸藥。
【臨床應用】用量9~12克,煎服;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用治久瀉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帶下、瘡瘍不斂、濕疹膿水浸淫。不宜與肉桂同用。
【主要成分】主含水化硅酸鋁;尚含相當多的氧化鐵、三氧化二鋁和二氧化硅,以及鈦、鎳、鍶、鋇等微量元素。本品可吸收消化道內(nèi)有毒物質及食物異常發(fā)酵的產(chǎn)物,對發(fā)炎的胃腸黏膜有局部保護作用;可吸附創(chuàng)面的磷,配合綠豆湯治療家兔黃磷燒傷,可降低血磷,促進尿磷排泄。
【使用禁忌】不宜與肉桂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