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蝎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全蝎 quanxie
【別名】全蟲、蝎子、伏背蟲。
【英文名】Scorpio。
【來源】鉗蝎科動物東亞鉗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全體。
【動物形態(tài)】成體長約6厘米。頭胸部和前腹部綠褐色,后腹部土黃色。頭胸部背甲呈梯形。側眼3對。胸板三角形,螯肢的鉗狀上肢有2齒。觸肢鉗狀,上下肢內側有12行顆粒斜列。第三、四對步足脛節(jié)有距,各步足末端有2爪和1距。前腹部的前背板上有5條隆脊線。生殖板由兩個半圓形甲片組成。櫛狀器有16~25枚齒。后腹部尾狀,前四節(jié)各有10條隆脊線,第五節(jié)僅有5條,第六節(jié)的毒針下方無距。
【產地分布】多棲息于山坡石礫、樹皮、落葉下以及墻隙土穴、荒地的潮濕陰暗處。分布于遼寧、河北、山東、河南、江蘇、福建、臺灣?,F(xiàn)已有人工飼養(yǎng)。
【采收加工】春至秋季捕捉,捕后放入清水中嗆死,然后倒人鍋內水煮,水量以沒過蝎子為度。每500克蝎子加食鹽150克,煮3~4小時,至水將盡時進行檢查,用手指掐其尾端,如能挺直豎立,背見抽溝,腹癟,即可撈出,置通風處陰干,用時以清水漂去鹽質。
【藥材性狀】頭胸部和前腹部呈扁平長橢圓形,后腹部呈尾狀,皺縮彎曲,完整者約6厘米。頭胸部綠褐色,前面有1對短小的鰲肢及1對較長大的先端鉗狀腳須,形似蟹鰲,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對。前腹部7節(jié),背甲上有5條隆脊線;后腹部棕黃色,6節(jié),節(jié)上有縱溝,末端有銳鉤狀毒刺。氣微腥,味咸。
【性味歸經】性平,味辛,有毒。歸肝經。
【功效與作用】息風鎮(zhèn)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屬平肝息風藥下屬分類的息風止痙藥。
【臨床應用】用量2.5~4.5克,煎服;外用適量。用于小兒驚風、抽搐痙攣、中風口歪、半身不遂、破傷風、風濕頑痹、偏正頭痛、瘡瘍、瘰疬。
【主要成分】含全蝎毒素,為一種含碳、氫、氧、氮及硫等元素的毒性蛋白,與蛇的神經毒類似。此外,尚含三甲胺、甜菜堿、?;撬帷⒛戠薮?、卵磷脂等。本品具有一定的抗驚厥作用;全蝎制劑給狗灌胃、肌注及靜注,均有顯著、持久的降壓作用;全蝎煎劑或其提取物的降壓作用,較其浸劑作用持久。用蝎毒素作用于蛙、豚鼠、家兔等動物,均可產生中毒現(xiàn)象。
【使用禁忌】孕婦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