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奶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時間:2023-01-06 16:37:06 點擊次數(shù):0次
寶寶溢奶的原因
新生兒溢奶(漾奶)的原因較多,比如,胃的上口(賁門,連接食道下端)與下口(幽門,連接小腸上端)幾乎在同一水平面上,再加上賁門肌肉發(fā)育不成熟,關不緊,乳汁進入后易因體位的改變而倒流;吃奶時吸入過多的空氣,寶寶在“打嗝”是將奶液等等都會造成寶寶溢奶。
有的孩子出生后就有吐奶的毛病,到第2個月還是經(jīng)常吐奶,有的吃完奶一會兒就吐,有的吃完奶20分鐘左右吐。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人的胃有兩個口,上口叫賁門,下口叫幽門。賁門和食管相連接,幽門和十二指腸相連接。小兒在生長中,賁門肌發(fā)育較松弛,而幽門肌容易痙攣。孩子吐出的奶呈豆腐腦狀,這是奶蛋白在胃酸作用下形成乳塊的結果。
嬰兒溢奶的處理
為防止新生兒溢奶,每次哺喂后可將其托置在母親肩部,輕拍背部,待其嗝出氣后再取右側臥位,這樣吃進的乳汁就會被自然引流到腸道的體位,從而減少與防止新生兒溢奶。
比較嚴重的溢奶常被稱作吐奶,即小寶寶溢奶量更多,間隔時間會更長。對常常吐奶的孩子要少喂一些,喂奶以后要多抱一會兒。抱的姿勢是使嬰兒上半身立直,趴在大人肩上,然后用手輕輕拍打孩子背部,直到孩子打嗝將胃內(nèi)所含空氣排出為止。這時輕輕把孩子放在床上,枕部高一些,向右側臥,這樣可以減少吐奶。偶爾吐奶是生理現(xiàn)象,不必管它,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不斷發(fā)育會自行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