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檢網提供權威有效的織物抗菌性能檢測報告,包含完整的織物抗菌性能檢測項目和檢測標準,擁有完善的檢測實驗室,保證織物抗菌性能檢測報告真實性、有效性。
織物抗菌性能檢測方法
1、平行畫線法(條紋法):
此種測試方法為簡易、快速的定性試驗方法,適用于耐水洗和耐干洗的抑菌后整理織物的抑菌特性測試,其原理為:通過劃平行線的方法將菌液接種于瓊脂培養(yǎng)基上,將樣品貼于瓊脂表面上,在肯定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檢查瓊脂表面沿劃線部位由于細菌生殖中斷而出現(xiàn)的清潔區(qū),為抑菌活性的大小劃分等級,評價織物抑菌能力的大小。
2、抑菌環(huán)試驗法(暈圈法):
將試驗菌接種于瓊脂培養(yǎng)基平板表面,再貼放上試驗樣品,由于抑菌劑不斷溶化以致在瓊脂中擴散形成抑菌環(huán),通過測量抑菌環(huán)的寬度來評價抑菌能力的大小。
3、測試標準 AATCC 100
此種測試方法為美國AATCC委員會提出的一種定量測試方法,用于檢測織物的殺菌能力和抑菌能力,是目前國外比較有名的抑菌性能測試方法,也是后來國內外一些新方法的起源。此方法的原理為:織物對比樣和試樣經細菌接種并在肯定條件下培養(yǎng)后,加入中和液來洗脫細菌,且用稀釋平板法測定洗脫液中的菌液濃度,進行活菌培養(yǎng)計數,得到抑菌織物的細菌減少百分率,評價該織物抑菌殺菌性能。
4、振蕩燒瓶法:
振蕩燒瓶法是模仿人體的穿著條件,使細菌在振蕩條件(300r/min)下和織物內抑菌劑接觸,振蕩1-6h之后,經細菌培養(yǎng)計數,計算細菌減少百分率,從而確定抑菌性能大小。
應用此測試方法時,被測試樣不受面料品形狀的限制,本方法不僅適用于一般的面料織物,而且還適用于凹凸不平的織物、有毛或羽的織物和粉末狀織物等,其使用范圍廣泛。而且還可適用于抑菌塑料、抑菌瓷磚等抑菌制品。塑料等拒水性材料應先將其制成微粒再進行試驗。
5、測試標準 FZ/T 01021-92
此方法是國內根據美國的AATCC100-1981制定的面料行業(yè)標準,是測試抑菌性能的一種定量測試方法。其基本原理為:將試驗菌接種于織物(對比樣和試樣)上,經“0”接觸時間培養(yǎng)和肯定時間培養(yǎng)后,對樣品進行洗脫,然后對其洗脫液進行活菌計數,計算出試樣的細菌減少百分率。本方法對活菌培養(yǎng)計數中平皿菌落數的測定作了特別細致的規(guī)定,但是,本標準中肯定時間培養(yǎng)后用100ml緩沖液洗脫,劇烈搖晃1min,此工藝還有待于探討,因為劇烈搖晃有可能會造成細菌的增長或減少,就會影響試驗結果。
6、測試標準 JIS L 1902 1998
此方法為日本的工業(yè)標準,規(guī)定了定性試驗方法(暈圈法)和定量試驗方法(浸漬法)。其中定性試驗方法只可測試出是否具有抑菌性能,而不能*測定出抑菌率。但此方法特別簡便,易于操作。其原理為將試樣放于平板培養(yǎng)基中心,經一段時間培養(yǎng)后,觀看樣品四周產生的抑菌環(huán),計算抑菌環(huán)寬度,評價試樣是否具有抑菌能力。同時,其試驗有效性的判定也特別簡便,觀看未處理樣品經培養(yǎng)后有沒有出現(xiàn)細菌增值即可。本方法中還對試樣的要求作了特別細致的規(guī)定,包含織物、紡紗線、軟填料和長絨毛等。
定量試驗方法(浸漬法)原理也是通過對試樣接種細菌和培養(yǎng),對“0”時間接觸培養(yǎng)和肯定時間培養(yǎng)后進行活菌計數,計算出抑菌活性值和殺菌活性值。本方法特點為:
7、測試標準 JIS L 1902 2002
本標準是在JIS L 1902 1998試驗方法的基礎上又進一步修改而成的試驗方法,本方法也是介紹了兩種試驗方法,定性試驗方法和定量試驗方法,但是定量試驗方法介紹了兩種,分別為菌液汲取法和細菌接種法,其定性方法(抑菌環(huán)法)和菌液汲取法同JIS L 1902 1998標準中原理及方法基本相同,其細菌接種法原理是將細菌在加壓條件下接種至調濕過的試驗片上,然后在肯定濕度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再對樣品進行洗脫,活菌計數,得細菌減少值。
本方法對不同試驗目的和用途及織物不同處理應用的試驗細菌作了詳細的規(guī)定,并且介紹了菌液汲取法用于測定織物滅菌活性值,用細菌接種法,計算細菌減少值。
8、抗霉菌測試標準 JIS Z 2911
本方法是針對于霉菌而制定的一種測試方法,其基本原理為:在樣品及培養(yǎng)基上均勻地噴灑肯定量的混合孢子懸液,培養(yǎng)肯定時間后,觀看試樣上的長霉情況,對抗霉菌性能進行分等級定性評價。
9、奎因試驗法(QUINN TEST):
該方法是QUINN創(chuàng)站的織物抑菌性能測試方法,該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將試驗菌液接種于織物上,再覆蓋以半固體瓊脂培養(yǎng)基,在肯定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觀看織物上的菌落數,計算出抑菌率。該方法也是上部測試織物抑菌能力的定量測試方法,簡潔方便,應用廣泛。
10、改良的奎因試驗法:
有名的青島醫(yī)學院微生物學專家鄒承淑教授(筆者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八十年代初開始改進QUINN TEST,之后經過國內醫(yī)學界共同努力完成了中國版的QUINN TEST--改良的奎因試驗法。本方法是在奎因試驗法的基礎上作了修改,原理也是將試驗菌液接種于織物上,覆蓋以培養(yǎng)基,經肯定時間培養(yǎng)后,觀看計數抑菌和未抑菌織物上的菌落數,計算抑菌率的大小,定量測試抑菌織物的抑菌性能。本方法是一種簡便、快速、重現(xiàn)性好的定量試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