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汗草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辟汗草 pihancao
【別名】散血草、野苜蓿、省頭草、鐵掃把。
【英文名】Daghestan Sweetciorer Herb。
【來(lái)源】豆科植物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tens Ledeb.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干后有香氣。莖直立,多分枝。三出復(fù)葉互生,有柄。小葉長(zhǎng)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zhǎng)1~1.5厘米,寬約0.5厘米,先端鈍,基部楔形,邊緣有細(xì)齒,葉脈伸至齒端;托葉線形??偁罨ㄐ蛞干?,纖細(xì)?;ㄝ噻娦?;花冠蝶形,黃色,旗瓣長(zhǎng)于翼瓣;雄蕊10,二體。莢果卵形,光滑,熟后褐色,有網(wǎng)紋。種子1粒?;ㄆ?~7月,果期8~9月。
【產(chǎn)地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南及華東等地區(qū)。多生于空曠雜草中。
【采收加工】7~8月連根拔起,洗凈陰干。
【藥材性狀】根呈圓柱形,長(zhǎng)10~20厘米,上端直徑0.5~1.5厘米,下端漸細(xì),分枝較多。根頭部較大,常有2至多個(gè)地上莖的殘基。表面黃棕色至紅棕色,多細(xì)縱紋,皮孔淡黃色,橫向延長(zhǎng)。質(zhì)堅(jiān)硬,折斷面刺狀,切斷面皮部灰白色至灰黃色,木部淡黃色或黃色。氣微弱而特異,味微甜。
【性味歸經(jīng)】性涼,味辛、苦。歸肝經(jīng) 、脾經(jīng)、胃經(jīng)。
【功效與作用】和中健胃,解暑化濕。屬化濕藥。
【臨床應(yīng)用】用量5~15克,水煎服。用于暑濕胸悶、口膩、口臭、頭脹痛。
【主要成分】莖、葉、花中均含揮發(fā)油.油中主成分為二氫香豆素( dihydrocoumarin);全草含脂肪油約3.5%,果膠約7%,種子含脂肪油約6%。
【使用禁忌】脾胃寒者慎用,孕婦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