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紫草 zicao
【別名】紫草根、軟紫草、紫根、紫丹、地血。
【英文名】Arnebiae Radix。
【來(lái)源】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 (Royle) Johnst.或內(nèi)蒙紫草Arnebia guttata Bunge.的根。
【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15~25厘米,全株被粗硬毛。根直生,略呈圓錐形,含有紫色物質(zhì),根頭部常與支根扭在一起,外皮暗紅紫色,多栓皮。莖直立,單一或基部分枝?;~披針形或條形,長(zhǎng)5~10厘米,寬2~5厘米,全緣,無(wú)柄;莖生葉較短小。蝎尾狀聚傘花序密集莖頂,苞片葉狀,具硬毛;花萼5裂;裂片狹條形;花冠紫色或淡紫色,筒狀,5裂,筒與萼近等長(zhǎng),基部無(wú)毛環(huán),喉部無(wú)附屬物;雄蕊5枚,生于花冠筒的喉部(短柱花),或生于筒中部(長(zhǎng)柱花);子房上位,4裂,花柱頂端2裂。小堅(jiān)果卵形,有疣狀突起。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產(chǎn)地分布】生于高山多石礫山坡及草坡。分布于新疆、西藏、內(nèi)蒙古。
【采收加工】春、秋季挖根,除去泥土、殘莖,曬干。
【藥材性狀】不規(guī)則長(zhǎng)圓柱形,多扭曲,長(zhǎng)7~20厘米,直徑1~2.5厘米。表面紫紅色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條形片狀,常10余層重疊,易剝落。頂端有的可見分歧的莖殘基。體輕,質(zhì)松軟,易折斷,斷面不整齊,木部較小,黃白色或黃色。氣特異,味微苦、澀。
【性味歸經(jīng)】性寒,味甘、咸。歸心經(jīng)、肝經(jīng)。
【功效與作用】涼血、活血、解毒透疹。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涼血藥。
【臨床應(yīng)用】用量5~9克,水煎服。外用適量,熬膏或用植物油浸泡涂擦。用治血熱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瘡瘍、濕疹、水火燙傷。
【藥理研究】具有抗炎、解熱、鎮(zhèn)靜、鎮(zhèn)痛、抗病原微生物、抗腫瘤、抗生育、興奮平滑等作用。目前認(rèn)為,紫草素及乙酰紫草素是抗炎癥的主要成分。此外,抗促性腺激素GLH、FSH)的作用至少部分是紫草酸的作用,這種成分含量占紫草干重的20%~3%。
【化學(xué)成分】含紫草素、乙酰紫草素以及多糖類成分。另含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寧、去氧紫草素、異丁酰紫草素、洋翻白草酸等成分。
【使用禁忌】胃腸虛寒便溏者禁服,忌用水洗。
【配伍藥方】①治五疸熱黃:紫草9克,茵陳草30克。水煎服。(《本草切要》)
?、谥伟b疽便閉:紫草、瓜蔞等分。新水煎服。(《直指方》)
?、壑涡喊锥d:紫草煎汁涂之。(《圣惠方》)
?、苤螑合x咬人:用紫草油涂之。(《圣惠方》)
⑤治(痘)瘡出不快,大便泄利:紫草、木香、茯苓、白術(shù)各等分,甘草(炒)少許。入糯米煎。(《直指方》紫草木香湯)